宗祠即祠堂,是汉民族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,是宗族的象征。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。上古时代,士大夫不敢建宗庙,宗庙为天子专有。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: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、曾、祖、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。 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。祠堂中的主祭——称宗子,管理全族事务称宗长,还有宗正、宗直等职。
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,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,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、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,不但巍峨壮观,而且注入汉族传统文化的精华,与古塔、古桥、古庙宇相映,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,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汉族民俗文化的代表。
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,是家族的圣殿。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,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。
魏氏宗祠坐落于叙永县龙凤镇双桥村,据介绍,该宗祠修建年代不详,原有的祠堂已变卖大部分,只剩下祠堂大门、石阶和供奉祖先的堂屋。
石头雕刻的大门上赫然写着“魏氏宗祠”四个大字。
大门两侧建设的民居。
大门是泥土垒砌、木结构、石结构的混合体
土结构的山墙
小编拍来拍去总感觉怪怪的,原来是石阶、大门与堂屋门并不是对称建设,而是成“之”字型,据祠堂边的周师傅介绍,这是魏家人聪明的地方,石阶、大门和堂屋门分别对三个朝向,俗称“向山”,所以魏家的人大多“发迹”离开这里。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,没有事实根据。
可见大门和石阶极不对称
来源:叙永风光
原创文章,作者:luzhoutour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uzhoutour.com/20171124/weishizongci.html